校友文苑

天空和泥土之上的深情吟唱

时间:2019/10/11 13:32:36浏览:


——读梁书正诗集《馈赠》

 

诗人梁书正生活在湘西花垣,隶属湘西苗族自治州,傍依武陵山脉,酉水等众多河流水系流经此地,人文气息浓郁,更有沈从文《边城》所描写翠翠生活地——茶峒。灵山秀水,养育了诗人温情悲悯的诗心,也馈赠他清澈明亮的诗眼。

读到诗人梁书正的诗集《馈赠》,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他对故乡、亲人、大地上万事万物纯粹无邪的爱。一首首精致细腻的诗歌,勾勒出他对乡土中国动人心弦的热恋。乡村老家的精神背景和湘西小城独特的人情风物,是这棵诗歌之树秘密的根系,也是他创作的丰富源泉和营养基。

著名的瑞典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有三种认同是不必经过学习即可以产生的,其中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认同就是对于出生地的认同,人对土地的爱在童年时期就已经着床。故乡的山川、泥土、河水、天空、常年相伴的乡亲如磁针般吸引着这个年轻诗人,引起他心灵的震动。在诗集《馈赠》中,故乡的记忆时时出现,不断撞击着诗人的心灵,成为诗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因着对泥土和天空的爱,故乡也已成为他写作的中心圆点。

 

人们沿河而居,也沿河埋人

两岸,隔一段是一座村庄

再隔一段是一片坟地

 

而河里的星星,永远密集、明亮

永远不为人所知

——《古苗河》

 

梁书正的诗歌里时而有一种温情、伤感的气息,如这首看似毫不经意的小诗,他用清浅的诗笔抒写古苗河边生活的乡亲,写一片村庄,一片坟地,死去的人如河里的星星一样,平凡众多,不被人们记得,不为人所知,这也正是他在诗集第一辑所述的标题“对于大地上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

他用微描的方法写故乡风物,风吹草动,实际包含着对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这样的乡土和田园已然被诗化成为带有明显象征意义的精神喻体,它指向人性的纯粹、审美的和谐、心灵的善意和生命的苍凉。在这样的诗歌中,我们无一例外能读到他内心起伏的波澜,由此及彼,也被他深深地感染和打动。

 

偌大的田野,洲上坪的人在收割、捆绑

饱满的稻粒沉甸甸地下垂

旁边的山上是一片坟地,每一次抬头,她们都会在仓促中

陷入短暂的寂静

——《寂静》

 

画面一样的景色,如同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他先是将镜头拉远,出现在视野中首先是空旷的田野,收割的人们,沉沉下垂的稻粒,这些独特的元素把人们带进富饶美好的秋天,然而他笔峰一转,从远处的视角收回到一个局部——山上一片放大的坟地。每次劳作的人们,仓促中抬头都会看到这片坟地,从而陷入短暂的寂静,或者这也是农人将来的最终归宿,是诗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切体验,寂静中隐含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反思。

相对于那些大诗歌,大场面,渺小个体的活着才显得更加真实,相对于那些历史的大,现实的苦不过是一粒随时可被忽略的微尘,但这正是真实的生活本身。这是诗人立足于“细小”描写的智性言说。

诗人王家新曾说:“中国古典诗人往往用乡村和自然的意象创造了一个诗意的居所,出现在这些诗中的诗人也往往是超然的、优雅的。在现代社会重温这些古老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它已成为我们的怀乡病。它指向一个永远失去的家园。”梁书正的乡愁意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它已经渗透进诗人的血液、心灵。人生如寄,唯有乡愁让人可将这精神的潜流重新拉回到生活的现场。

我把诗人梁书正归为传统的新古典诗人。他的诗歌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细节,他用细节构筑一个属于他的诗意世界,他写给父亲、孩子、奶奶、祖母、祖父,乡下的神,大量的乡村物事发乎于情,止乎于事。他有捕捉着细节的能力高超,能感受到这些细节,是因为他拥有着天生的慈悲而敏感的心灵,他具有对于具体生活场景既深入又超越的非凡能力,诗集中最震撼人心的是他对生命状态和生命理想的追寻与挖掘。人与土地,诗歌与自然完美融合,遍布人性的体温,绵延诗性的意绪。

 

从陈旧的木箱子里,母亲翻出了

丝瓜种,南瓜种、冬瓜种

她一样样,小心翼翼地倒出来

 

神龛上,奶奶的遗像平静、安详

她留下的馈赠,就要被母亲,种回田野上

——《馈赠》

母亲在春天种植奶奶去世前留下的种子,她小心翼翼,唯恐弄撒奶奶留下的一片心意。她把奶奶的馈赠一样样种回田野,也把乡村的希望重新播种。从诗中能深切地感受到两代人彼此关照,相互守望的情怀。它是诚实真挚,温暖和感人的。在地域性写作中,诗人展开了土地书写新的可能。

 

现在,他终于和身体里的豹子达成和解了

他坐在阳光中,面色安详,也不点烟了,不训斥了

他平和,没事喜欢抓一把米喂鸡

然后咕咕咕地和它们亲近

他抚摸它们羽毛的手是慈祥的

他叫唤的声音是温柔的

院落多么安静,阳光多么柔和

他和一只鸡蹲在一起,目光怜悯、低垂

仿佛他就是这世间万物的老父亲

——《上了年纪的老父亲》

这首写父亲的诗,他描写阳光下父亲的形象,面色安详,声音温柔,目光怜悯,仿佛他就是这世间万物的老父亲,父亲善良可亲的形象一跃纸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身也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在土地经验的深处和乡村书写的尽头,诗人也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视角和语言。

诗歌的创作更是建筑在情感的表达上,《文心雕龙.明诗篇》中在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又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梁书正的诗歌并不是直抒胸臆、空泛抒情,更多是不动声色表情达意。自然地撷取现实而有兴寄。于细微动人处,缓缓诉说,如同泉水找到了流泻的出口。

诗集《馈赠》的诸多高明之处在于,诗人梁书正从不拒绝日常生活的世俗和琐碎,而是以一个诗人的独具慧眼从这些世俗和琐碎中发现诗意和诗歌的秘密,他在为心灵需要、受心灵呼唤而吟唱,这个诗意的世界有关泥土、有关天空、有关亲人,有关命运,是在天空和泥土之上——闪闪发光的生命与爱。

 

作者简介:谈雅丽,湖南常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获首届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台湾叶红女性诗奖、东丽杯鲁藜诗歌特等奖、湖南省第二十八届青年文学奖等奖项。诗歌入选多个选本,诗集《鱼水之上的星空》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沅水第三条河岸》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湖南省重点作品扶持。

2016年冬书于雅舍,谈雅丽